指上谈兵广告
广告资讯详情
 
当前位置
周易与人生智慧: 学习观卦中的智慧(观察瞻仰,见微知著)
作者:管理员    发布于:2020-05-22 10:44:01    文字:【】【】【
《易经》64卦中,有12个卦对应着十二个月,即十二消息卦。
其原理都是以卦象六爻框架的阴阳两爻,代表天地之阴阳二气,用阴阳二气的升降次序来模拟大自然的24节气,每两个节气对应着一个卦象。
这12个卦分别为:复、临、泰、大壮、夬、乾、姤、遁、否、观、剥、坤。



2021年9月7日,节气为白露秋分,为24节气之一,对应的十二消息卦为观卦。

 

观(guān)卦是《易经》六十四卦第20卦,代号是0:3,主卦是坤卦,卦象是地,阳数是0;客卦是巽卦,阳数是3,卦象是风。主方是观者,客方是被观者,察言观色,见风使舵,要看到客方的本质而不限于现象,以避免因观察失误而行动错误,以致遭受损失。风地观(观卦)观下瞻上,这个卦是异卦(下坤上巽)相叠,风行地上,喻德教遍施。观卦与临卦互为综卦,交相使用。在上者以道义观天下;在下者以敬仰瞻上,人心顺服归从。“盥”是在祭祀前洗手。“荐”是将祭品奉献。“不”是还没有,“顒”是严正、温恭,“若”与然同,“顒若”是尊敬仰慕的意思。下图中,红色表示当位的爻,天蓝色表示不当位的爻,箭头表示有应。

 

那么,对我们来说,如果处于“观卦”,应该如何因应呢?




观卦概述



观卦的结构和卦爻辞中有两个方向相同的箭头,都表示主客双方对应的方面阴阳和谐,但是,这两个箭头的两端的爻的颜色不同,一组是红色,表示当位,当位而有应是对主方有利因素;另一组是天蓝色,表示不当位,不当位而有应是对主方不利因素。为什么一组有利,而另一组不利呢?这要从爻的意义说起。


第一个箭头的两端是主卦和客卦的中爻,中爻代表素质。客卦中爻是阳,表示客方素质良好,阳代表天的属性,天发光发热,是能源的施主;主卦中爻是阴,表示主方素质不佳,阴代表地的属性,地接受天的光和热,是受惠者。在这个和谐状态下,主方受惠于客方,所以是对主方有利因素。


第二个箭头的两端是主卦和客卦的上爻,上爻代表态度。客卦上爻是阳,阳是天的属性,天至高无上,上爻是阳表示态度强硬。主卦上爻是阴,阴代表地的属性,地的地位低下,上爻是阴表示态度随和。态度随和的主方受到态度强硬的客方制约,所以这个和谐状态是对主方不利因素。


余下的两条爻之间没有箭头,这是主卦和客卦的下爻,代表双方的行动。在这方面,双方有矛盾而不和谐。这两条爻都是阴爻,但是对主方的影响有所不同,主卦下爻是天蓝色,天蓝色表示不当位,因为阴爻表示主方像地一样静止不动地消极被动,难于创造和维护利益,甚至有可能受到客方攻击而损失利益,这是潜在的对主方不利因素。客卦下爻是红色,表示客方也是像地一样静止不动地消极被动,客方不进攻主方,主方的利益不受损失,甚至,如果主方主动,主方有可能从客方得利,所以,这是潜在的对主方有利因素。总之,这两方面都是潜在因素,关键看主方如何处理。


综合来看,主方应当扭转消极被动为主动 [3]  ,但是,需要很大的勇气与积累,很不容易做到,当前比较现实的做法是冷静地观望客方变化,忍受制约,在可能情况下,接受客方的帮助。


关于观卦的卦爻辞,由于客方像风一样变化无常,主方必须仔细观察环境,才能适应客方,六条爻辞中,每一条都有“观”。“童观”与“闚观”是二种不正确的观察方式;第三条的“观我生”与第五条的“观我生”的含义不一样,前者指从主方的角度观察自己的所作所为,后者是观察客方对自己的影响;第四条的“观国之光”是客观地观察主客双方关系,而第六条的“观其生”则是观察客方的行为。




卦辞解释


〖卦辞原文〗盥而不荐,有孚顒若。


〖译文〗观盥洗而不观上供,有诚意就是尊敬。


〖解说〗盥(guan)洗:盥洗室。荐(jian)介绍:举荐。孚(fu)叫人信任:深孚众望。顒(yong)仰慕:顒望。若(ruo)好像:旁若无人。观是这个卦的卦名,也是这个卦的主题,卦辞中没有“观”,可以认为是省略。“盥而不荐”并不是指一种只盥洗而不上供的过程,而是说观察的两个部分,一部分是盥洗,一部分是上供,只需要观察盥洗,而不需要观察上供。这里的“盥”和“荐”可能是指古代的宗庙祭祀。有人说“盥”是指祭祀开始时用香酒浇灌地面以降神之礼,“荐”是指向神献飨之礼;有人说“盥”是将祭而洁手之礼。说法不一。不过,祭祀只是一个比喻,不必严格推敲。是否可以简单地理解“盥”是盥洗,“荐”是供献牲口、食物等上供祭品。“盥”虽简单,但显示虔诚,“荐”虽繁杂壮丽,但多形式表现。观“盥”可知虔诚,观“荐”徒看表演,“盥而不荐”看本质而不限于现象。“有孚”是有诚意。“顒若”像仰慕的样子。“有孚顒若”,有诚意就是尊敬,进一步解释了“盥而不荐”,强调本质比现象更重要。“盥”表现了诚意,也就表现了敬慕。





爻辞解释

初爻


〖原文〗童观,小人无咎,君子吝。


〖译文〗儿童式的观望,小人没有罪责,君子太吝啬。


〖解说〗这是观卦第一爻爻辞,阴,表示主方消极被动,比如说,防守、退却、只求保持现状,等等。咎(jiu)罪责:咎由自取;责备:既往不咎。吝(lin)过分爱惜:吝啬。主方素质不佳,相当于爻辞中说的小人。第一爻反映出主方消极被动的潜在不利因素,主方本应当积极努力改善素质,然而满足现状,不求进取,对自己的处境负有责任。另一方面,客方素质良好,相当于爻辞中说的大人。如果把两方面结合起来,说小人有罪责,君子应严管,那么就观察到了事情的本质,看到问题所在。不过,主方可能看不到这点,而认为消极被动是应当的,如果与客方关系不好,是因为客方吝啬。这是一种简单的、片面的看法。卦辞把这种错误的看法比作儿童式的天真幼稚的观察事物的方法,即“童观”。


〖结构分析〗第一爻位置是阳位,这条爻是阴爻,阴爻在阳位,不当位,并且与四阴不有应。不当位,表明主方消极被动是潜在的对主方不利因素,不过,扭转这种消极被动状态很不容易,需要很大勇气与积累,不能简单地怪罪主方,所以“无咎”。不有应,表明客方也是消极被动,客方素质良好,但不愿主动地帮助主方,因此说,“君子吝”。


二阴


〖原文〗闚观,利女贞。


〖译文〗隐蔽观察,利于女子坚持下去。


〖解说〗第二爻是阴爻,代表主方的素质是阴。闚(kui)从隐蔽处偷看:闚测。贞(zhen)对自己的信仰十分忠诚:坚贞不屈。“闚观”是小心翼翼地掩盖自己观察客方。这条爻辞的意思是:隐蔽观察,利于像细心的女子那样坚持下去。


〖结构分析〗第二爻位置是阴位,这条爻是阴爻,阴爻在阴位,当位,并且与五阳有应。当位,表示素质不佳的主方有可能接受客方惠赠,是潜在的对主方有利因素;有应,表明客方素质良好,有可能赠予主方,那潜在因素成了真正的对主方有利因素。不过,因为客方消极被动,不主动地帮助主方,主方必须小心地观察客方,并且耐心地等待客方的帮助,所以,爻辞说,“闚观,利女贞”。


三阴


〖原文〗观我生,进退。


〖译文〗观察我的一生,前进与后退。


〖解说〗这个爻代表主方态度,阴,主方的态度随和。同时,第三爻是对第二条的补充,如果第二条是阴,第三条也是阴,则表示主方的素质很差。“生”指主方的生活经历,也就是主方的曾经。“观我生”,观察主方的过去的经历和如今的状态。主方的未来还没有成为事实,无法观察。由于素质很差,不得不采取和顺谦虚的态度。另一方面,由于和顺谦虚,不顶撞客方,可能得到客方帮助,这反映在这条爻的有应上。不过,不顶撞客方有可能受益,也有可能受损。主方需要反思自己的行为,吸取经验教训,以做到进退得当。这条爻辞的意思是:观察我的一生,反思是否进退得当。


〖结构分析〗第三爻的位置是阳位,这条爻是阴爻,阴爻在阴位,不当位,然而与六阳()有应。不当位,表明主方的态度随和,有可能受到客方压抑,是潜在的对主方不利的因素。有应,表明客方态度强硬,态度随和的主方遭受客方的压抑,那潜在因素成了真正的对主方不利的因素,在此不利情况下,主方保持随和的态度,能进则进,能退则退,所以,爻辞说“进退”。


四阴


〖原文〗观国之光,利用宾于王。


〖译文〗观国之风光,宜于作国王的宾客。


〖解说〗这是观卦第四爻的爻辞,阴,表示客方消极被动。这条爻辞的意思是:为了观国之风光,宜于作国王的宾客。需要考虑的是:为什么要“作国王的宾客”而不作服务于“国王”的“臣”?“国”指什么?“宾”指谁?“王”指谁?在这个主客双方关系中,观者是主方,被观者是客方。“国”指相互关系,“王”指客方,“宾”指主方。观察必须事实是,要接近事物而不能远离事物,观光必须在“国”内;观察必须客观,要置身事外,不牵涉个人利益,只作“宾”而不作“臣”。这条爻辞告诉主方要观察主客双方关系的情况和变化,分析要客观,分析要避免从个人利益出发。


〖结构分析〗第四爻位置是阴位,这条爻是阴爻,阴爻在阴位,当位,然而与一阴不有应。当位,表明客方消极被动有利于主方发展,是潜在的对主方有利因素;不有应,表明主方也消极被动,主方不能利用客方的消极被动为自己谋利益,那潜在因素没有成为真正的对主方有利因素,主方仅仅是个“宾”,所以爻辞说“利用宾于王”。


五阳


〖原文〗观我生,君子无咎。


〖译文〗观察我的一生,他是君子,我不应当受到怪罪。


〖解说〗这是观卦第五爻爻辞,阳,表示客方素质良好。咎(jiu),常用于“既往不咎”,指怪罪。“我”指主方。“君子”是指客方。客方素质良好,是“君子”。这条爻辞的意思是:主方观察自己的一生的时候,如果有什么不良境遇,应当意识到那是客方素质良好而我自己素质不佳造成的,我不应当受到怪罪。“无咎”是判断辞,判断辞总是对于主方说的。


〖结构分析〗第五爻位置是阳位,这条爻是阳爻,阳爻在阳位,当位,又与二阴有应。当位,表明客方素质良好,有可能帮助主方,这是潜在的对主方有利因素;有应,表明主方素质不佳,需要客方帮助,那种潜在因素成了真正的对主方有利因素,主方接受客方的帮助是应当的,所以爻辞说,“无咎”。


六阳


〖原文〗观其生,君子无咎。


〖译文〗观察他(她)的一生,他(她)是君子,我无所怪罪。


〖解说〗第六爻是客卦的上爻,代表客方态度,阳,客方态度强硬。“其”是代词,他、她或它:出其不意。“生”指生命,活的。“观其生”不一定要理解为“观察他(她)的一生”,而可以理解为“观察他(她)的现况”。这里的他(她)指客方。君子也是指客方。这条爻辞的意思是:观察他(她)的现况,他(她)是君子。主方无所怪罪。


〖结构分析〗第六爻位置是阴位,这条爻是阳爻,阳爻在阴位,不当位,然而与四阴有应。不当位,表明客方态度强硬,有可能制约主方,是潜在的对主方不利因素;有应,表明主方态度随和,正好接受客方的制约,那不利因素成了真正的对主方不利因素。第六爻是对第五爻的补充,表示客方实力极强;第三爻是对第二爻的补充,表示主方实力极弱。客方制约主方是极大的实力对比造成的,主方不应当受到怪罪,所以爻辞说“无咎”。





《易经》为群经之首,设教之书。

《易经》是深奥而古老的中华经典书籍,其中包涵着博大精深的人生智慧。

《周易》是中国传统思想文化中自然哲学与人文实践的理论根源,是古代汉民族思想、智慧的结晶,被誉为“大道之源”。内容极其丰富,对中国几千年来的政治、经济、文化等各个领域都产生了极其深刻的影响。

《汉书·礼乐志》:“精健日月,星辰度理,阴阳五行,周而复始。”

《易经》里面包括很多内涵,其中最主要的两个,一个叫变易,一个叫不易。所以,应该变的,非变不可,否则死路一条;不应该变的,千万不要变,不然还是死路一条。有所变有所不变,也就是以不变应万变,才能走出一条生路。

《易经》给我们的思路是合理。合理就是,虽然事物处于随时随地的变动中,但我们一定要在变动中,找到一个此时此地的合理点,那就叫中。只有把不变的原则学会了,掌握了经以后,才能应对万变的现象,做出适当的调整,然后随机应变。

不可不变,不可乱变,才叫《易经》的道理。古圣先贤告诉我们,要持经达变。



观卦就是一个人来了以后,经过一段时间的作为,要把成果展示出来让大家观摩。



如今的观察、参观、还有瞻仰都是观卦的用意。其实,不论国内还是国外,全人类最常用的方法,就是观察法。而且,整个科学的发展,就是从观察(observation)开始的,要观其所以然。把事物之所以如此的原因看出来,观察事物表象下隐含的道理,这样,人类的学问就一步一步做出来了。


观卦告诉我们,面对自己的责任与义务,我们应当尽力完成,做出让大家都满意的成果。


如果天人在这个时候就能够合一,我们就会慢慢地感觉到,自己体内有良心存在。借此机会,我们就可以把自己的良心、良能、良知唤醒。这样的话我们再去看事情,就不会有偏见或者成见,就会看得很清楚,于己于人都有好处。


对外如何观?对外为什么要 “观天下”?  


观卦的《彖传》“中正以观天下”,“中”是指九五。九五是观卦的主爻,要走正道。  “观天下”有两个意思,一个是供天下人观赏、瞻仰,最主要是效仿、学习。 而另外一个意思,就是九五高高在上,要观察大家的反应:如果牌楼挂出来,大家走过去连看都不看,或者瞥了一眼转头就走掉了,那九五就要开始反省了.  是不是这个牌楼的设计上有什么问题,还是字迹上有什么不对,又或者是时间地点有什么不合适,这也是“观天下”。是把天下当做一面镜子,作为自我调整的参考。


对内如何观?为什么对内要 “内化”?  


观卦的《彖传》接着指出:“下观而化也”。“化”就是内化。就是在下面观看的人,深深地受到感应,心里有一种感觉,在脑海里面会一再周旋。最后受到感化,悟道了,而且他会把自己悟到的东西放在脑海里面细细体味。能够在观察外面的事物之后,有所领悟,经过自身的感应,最后在生活中将其化成自己的习惯,这才是真正的内化。



观卦的《彖传》有说,“观天之神道,而四时不忒”。

“神”就是神妙的意思。观看了自然的景象,时事的变化,气候的演变,我们会感觉到,自然真是神妙,人恐怕很难做到这些,好像只有自然有这样的本事。

 “四时不忒”,就是四时的运转,不管怎么样都没有出现过差错。

 “圣人以神道设教”,神道设教不是搞迷信,它跟迷信是两码事。要了解神道设教,应该去想想孔子的一句话,“民可使由之,不可使知之”。 很多人把这句话解释成,让老百姓糊里糊涂过日子就好了,不需要跟他们讲太多大道理。据此认为这句话是愚民政策。

其实不是这样的。有很多道理,老百姓一时理解不了,可能要等到过了大半辈子他们才会懂得。那他们年轻不能理解道理的时候,怎么跟他们沟通呢?这就需要以神道设教。所以,以神道设教,不是愚民政策,而是在老百姓不理解道理时的一种沟通方式。

其实神道设教在古代用得非常多,比如大扫除,放鞭炮。举个例子:那时直接跟老百姓讲,大家要大扫除,把环境打扫干净,有没有用? 没有太大的用。因为很多人会想:我扫了半天,第二天一刮风就又脏了,那何必扫呢?这样一来,整个环境就不干净。可见,我们跟老百姓讲大道理,他们听不进去,也听不懂。

于是,古代的圣贤就告诉大家:“我们过节要喜庆一些,所以要放鞭炮,而且鞭炮放得越长的人家,福气就越大。”  老百姓一听,觉得这对自己有好处,应该做,于是就去买鞭炮,而且选很长的那种,回来发现鞭炮太长不好放,所以就把鞭炮绑在竹竿上,撑起来放。

那其实就是今天所讲的消毒,因为鞭炮里面有硫磺,用竹竿把鞭炮撑得高高的,鞭炮炸开后,硫磺就散布在空气里面,就是在消毒。


那么,当鞭炮“噼里啪啦”炸得满地都是的时候,谁会不去打扫? 每家都不用吩咐督促,就自动自发地大扫除了。而且我们会发现,老百姓扫鞭炮屑的时候,很有意思,他先左顾右盼,发现没有人,就把垃圾往别人家扫,或者就扫到阴沟里面去。

不管我们怎么强调这样做不对,违者罚款什么的都没有用,因为老百姓觉得这样做很方便。于是,我们的圣贤又说:“大家扫地时,要记住,要把垃圾往自己家里扫,不要往外面扫,因为那是财富,谁扫进自己家里的垃圾多,谁家的钱财就会多。” 

老百姓这一听,谁还舍得把“财富”往外面扫? 说不定还会把别人家的扫一点过来。这样就达到教化的目的了。可见,神道设教并不是宗教迷信,迷信也不在于宗教本身,而在于使用这种方式的人出于何种目的。现在放鞭炮、大扫除等活动,早已成为我们的习惯了。
指上谈兵广告
脚注信息
版权所有 Copyright(C)   咸阳指上谈兵广告策划有限公司   ICP备案号:陕ICP备11006299号-1   咨询热线:13363991104;13636733081